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诉讼当事人法律意识逐渐提高,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进行民事诉讼的目的是为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为确保在诉讼的判决、调解、裁定等法律文书生效后得以顺利执行,当事人较多时候会进行财产保全。财产保全实际上是民事诉讼过程中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以顺利执行的一种司法救济程序、强制性措施。
财产保全制度就其目的而言,是为了维护当事人自身的合法利益,消除债权人在诉讼过程中担心生效判决无法执行的顾虑;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为防范债务人在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判决生效后转移、隐匿、变卖、毁损其财产的强制措施。
现根据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案例,对我国财产保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若干问题,并就解决问题提出一些个人意见。希望能有效维护我国法律的尊严,使法律真正成为社会正义的天平。
关键词:财产保全、诉前财产保全、诉讼中财产保全、诉讼后财产保全、抵押担保、财产保全优先受偿权、共有财产财产保全
目 录
篇首注释…………………………………………………………………..….4
引言………………………………………………………………………..….4
一、诉讼财产保全的定义………………………………………………..….5
(一)诉前财产保全……………………………………………………..….5
(二)诉讼中的财产保全…………………………………………………….6
(三)诉讼后的财产保全…………………………………………………….6
二、诉讼财产保全的分类…………………………………………….……..7
(一)提起民事诉讼的主体不同…………………………………………….7
(二)提起的原因不同……………………………………………………….7
(三)提供担保不同………………………………………………………….7
(四)裁定的时间不同……………………………………………………….7
(五)保全措施的解除不同……………………………………………..….8
三、我国现行财产保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8
(一)无法提供担保的申请人,不能申请财产保全…………………..….8
(二)保全财产优先受偿权的实现………………………………..……….9
(三)财产保全真空期的存在及对共有财产的财产保全不明确………..10
四、对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财产保全的若干建议……………………..……11
(一)对于集体劳动争议、工伤、交通事故等案件,可酌情不需申请人提供担保。……………………………………………………………………..11
(二)对不动产、现金、被申请人的到期收益等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情况,可以只要求财产保全申请人根据情况适当提供担保,而不需要提供足额抵押担保。……………………………………………………………………..11
(三)对生产设备、重要经营设施、鲜货、容易腐烂变质或贬值较快的财产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时,财产保全申请人需要提供足额的抵押担保。..12
(四)明确立法保障财产保全申请人的优先受偿权制度,加强执法力度,统一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法律后果,改变目前混乱的做法。……………12
(五)完善立法,弥补财产保全空白期和共有财产财产保全……………13
参考文献….………………………………………………………………….14
后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