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互联网对青少年犯罪形成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
 |
上传会员: |
00bym123 |
提交日期: |
2023-04-24 22:28:23 |
文档分类: |
法律专业 |
浏览次数: |
6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互联网对青少年犯罪形成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需要: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7076
|
摘要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互联网这把双刃剑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青少年受网络文化的影响很深,网络上的一些不良文化极大就去了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这些不良文化甚至让青少年的内心变得阴暗,甚至突破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上犯罪的道路。 论文以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基本理论为起点,分析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主体特征,然后重点阐述了互联网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主要是互联网的暴力性内容诱发青少年模仿性犯罪,互联网的虚幻性和欺骗性削弱了青少年社会责任感,互联网的负面教唆性造成青少年自我角色认知混乱。论文的最后结合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基本理论提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防治对策:构建社会防范体系,完善互联网管理制度,增设专管互联网犯罪机构,加强青少年互联网道德教育。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网络犯罪;防治
目录 摘要1 引言3 一、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主体特征4 (一)犯罪主体低龄化越来越明显4 (二)犯罪主体多具有极高的智商4 (三)犯罪主体的心智不成熟4 二、互联网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5 (一)互联网的暴力性内容诱发青少年模仿性犯罪5 (二)互联网的虚幻性和欺骗性削弱了青少年社会责任感5 (三)互联网的负面教唆性造成青少年自我角色认知混乱6 三、解决互联网诱发青少年犯罪的措施7 (一)构建社会防范体系7 (二)完善互联网管理制度7 (三)增设专管互联网犯罪机构7 (四)加强青少年互联网道德教育8 结论9 参考文献10 致谢11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