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我国刑法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09-12 10:52:51 |
文档分类: |
法律专业 |
浏览次数: |
38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我国刑法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论我国刑法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 [摘 要] 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购买了新房刚刚办完手续就接到了装修公司业务员的电话;你的手机收到了许多的垃圾短信;你的电子邮箱收到来路不明的邮件。那么,你可能就是目前愈演愈烈的公民个人信息被非法泄露和使用现象的受害者。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七);公民个人信息;非法泄露、获取;人权
论我国刑法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 第一章 绪 论 (1)、选背景及目的 新买的房子还没到手,平均每天就有十几个电话询问业主要不要装修,如此推销固然是市场经济中很常见的一种推销方式,但这家公司几个电话,那家公司几条短信,频繁的电话已经严重破坏了他人的正常生活,由此可见,业主个人的职业、家庭人口、新房的大小等基本情况装修公司了如指掌。孩子刚出生,推销奶粉、照满月照的电话就不断打来;手机一开机,就会收到各类广告信息,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谁出卖了我们的隐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的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信息的利用,同时也出现许多侵犯信息安全的情况。在信息传播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个人信息的泄密所造成的损失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装修公司为争取潜在客源,从售楼人员手里非法获得业主信息,而个人信息一旦被泄露出来,就会像货物一样被卖来卖去,从而导致犯罪分子有机可乘,或进行电话诈骗又或图谋抢劫他人财物等。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