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死刑的存废 |
 |
上传会员: |
00bym123 |
提交日期: |
2023-03-15 20:18:28 |
文档分类: |
法律专业 |
浏览次数: |
18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死刑的存废 (需要:2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6110
|
目录 论死刑的存废1 关键词:死刑:死刑存废之争:我国死刑制度2 一、死刑的概念及起源3 (一)死刑的起源3 (二)死刑的概念3 二、死刑存废之争4 (一)死刑保留派4 1.保留死刑的理由4 理由如下:4 第一:死刑的威慑作用不容替代。4 第二:死刑制度由来已久。4 第三:公平正义的需要,能更好的惩罚罪犯。4 第四:可以有效的减少改造罪犯的司法成本,抑制暴力性犯罪的高发。4 第五: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以及人民观念的普遍认同。4 2.死刑保留的作用与意义4 (二)死刑废除派5 1.废除死刑的理由5 第一:死刑是对严重违反社会契约罪犯的复仇性制裁。5 第二:死刑一旦执行,将无法挽回。5 第三:执行死刑,对死刑犯家人造成的心理扭曲不容忽视5 第四:死刑的威慑力不如终身监禁或者劳役5 第五:死刑鼓励嗜血的心态5 第六:死刑的存在使得强权有机会践踏人的生命5 2.死刑废除的作用与意义5 (1)避免冤假错案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5 (2)对罪犯亲人的影响6 (3)死刑对于社会的影响6 三、我国的死刑制度7 (一)我国的死刑方针7 (二)死刑在我国的威慑力7 (三)传统文化对我国死刑的影响7 (四)我国死刑制度的理性选择——有限制的保留死刑8 参考文献9
论死刑的存废 摘要:死刑的存废之争在我国以及全世界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自从1764年意大利学家法学家贝卡利亚首次提出废除与限制死刑的主张以来,各个国家就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在死刑的保留或者废除上争论不休。有很多国家选择了保留死刑,而也有大部分国家选择废除死刑或者限制死刑的使用,而我国也于2011年2月25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其中取消了13中罪名的死刑和年满75岁的老人可以有条件的免除死刑,这意味着我国保留并限制死刑已经进入了立法操作层面并得到了立法的认可。本文主要从死刑的概念及起源、死刑的存废之争、我国的死刑制度等三大方面探讨了死刑的发展和死刑存废的选择。
关键词:死刑:死刑存废之争:我国死刑制度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