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我国劳动监察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劳动监察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上传会员: Qingqingmei008
提交日期: 2023-02-21 14:22:24
文档分类: 法律专业
浏览次数: 0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我国劳动监察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需要:5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30526
摘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关系口益复杂化。劳动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形式也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而口益多元化。社会生产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起点,因此直接诞生于生产过程的劳动关系必然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讲,劳资关系能否处理得当,将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中,用人单位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很多用人单位可能会刻意逃避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利用优势地位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这样的过程中,各种劳动纠纷不可避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断受到侵犯。
为了缓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矛盾,维护社会和谐和稳定,同时也为了顺
应人权保护的世界潮流,国家做出了一系列举措以平衡劳资双方力量。近年来,
中国的劳动立法取得了重要成就。其中,200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
合同法》表明了立法者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问题上的立场和决心。时至今日,
中国的劳动立法体系己然初步形成。相对于立法上所取得的进步,中国的劳动
执法工作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劳动监察作为劳
动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因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作为工作在一线的基层劳动监察执法人员,笔者也切身感受到劳动监察执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立法不完善使得劳动监察执法手段和执法力度明显不够,立法者没有赋予执法者与其所承担责任相匹配的执法权限。另一方面,劳动监察执法缺少相关部门的有效配合,执法环境日趋复杂以及劳动保障监察认同度偏低。针对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笔者从多个角度对劳动监察执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且分析其产生原因,从一个劳动监察基层执法人员的视角对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进行思考。笔者认为,只有完善劳动监察立法,提高劳动监察的地位,加快制度建设完善执法漏洞,才能使劳动监察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劳动监察执法;现状;问题;对策

目录
摘要I
一、劳动监察执法的概念和理论基础1
(一)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概念1
1、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概念1
2、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与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的关系2
3、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区别3
(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理论基础4
1、新公共服务理论4
2、行政法的平衡理论5
3、劳动保障监察的职责、内容、特征及作用5
二、我国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必要性9
(一)劳动关系复杂化对劳动监察提出了新要求9
(二)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需要劳动保障监察为保障9
(三)劳动立法目的的实现需要以劳动监察执法为支撑9
三、我国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现状分析11
(一)我国劳动监察执法现状11
(二)我国劳动监察现有成果11
1、劳动监察执法依据在不断完善11
2、劳动监察执法工作不断规范化12
3、劳动监察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12
4、劳动监察执法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12
(三)我国劳动监察现有成果评价13
1、劳动监察执法的“调解员”角色13
2、劳动监察执法的“救火员”角色13
3、劳动监察执法的“宣传员”角色14
4、劳动监察执法的“文员”角色14
四、我国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存在的问题16
(一)劳动监察执法依据有待规范化16
1、强制执行权的缺位导致劳动监察执法遭遇“执行难”16
2、劳动监察执法手段过于疲软17
(二)劳动监察执法范围有待明确化18
1、劳动仲裁与劳动监察的功能比较18
2、劳动仲裁与劳动监察界定不清导致角色定位的异化19
(三)执法程序存在薄弱环节19
1、案件受理时出现漏洞19
2、案件调查时存在短板20
3、案件处理时暴露弊端20
(四)监管领域存在盲区21
1、小微企业违法率呈上升趋势21
2、违法手段日趋隐蔽21
五、劳动保障监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3
(一)法律层面问题23
1、立法层次过低23
2、法律界定不够准确23
3、相关法律建设滞后24
(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层面原因25
1、劳动监察执法缺少相关部门的有效配合25
2、执法环境日益复杂25
3、劳动保障监察认同度偏低26
六、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的对策和建议27
(一)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法律体系建设27
(二)厘清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的受案范围27
(三)建立部门联动机制28
(四)加强主动巡查,拓宽监管领域28
1、扫清监察盲点28
2、加大主动监察力度29
3、开展需求监察29
参考文献31
致谢32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民事诉讼视听资料的属性及法律运用 下一篇关于政府利用金融手段进行房地产..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