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浅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 |
 |
上传会员: |
Qingqingmei008 |
提交日期: |
2023-02-21 13:14:26 |
文档分类: |
法律专业 |
浏览次数: |
0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浅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 (需要:5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14110
|
摘要 中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作为一个尚在试点阶段的概念,仍缺乏相关法律的辅佐和支撑。其诉前程序囿于传统的理论框架且缺乏实践经验总结,同样身处襁褓。试点阶段,该制度取得了预期成效,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起诉主体范围过窄,导致行政民主缺乏力度;案件来源单一,使得相当一部分案件被拒之门外;各法律之间的衔接度不高,致使其权威性不足;各机关部门间协调不够,徒增时间成本等。行政公益诉讼制度面临的困境,也正是其诉前程序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基于《试点方案》和实践中的案例,提出具体举措,以期优化我国行政公益的诉前程序。 关键词: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主体资格;案件来源
目 录 摘要3 前言1 一 基本理论2 (一)诉前程序基本概念2 (二)国内外针对诉前程序的规定2 1.国外2 1.1 美国——“私人检察总长”制度下的通告期审查2 1.2 法国——“越权之诉”制度下的预审程序3 2. 国内3 2.1复议前置4 2.2 先行调解4 二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的现状和问题6 (一)我国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的现状6 (二) 试点期间发现的主要问题7 1. 受案范围狭窄7 2. 主体范围过窄7 3. 线索来源单一7 4. 程序缺乏监督7 5. 衔接过渡不畅8 (三) 问题背后的主要原因8 1. 初次尝试经验不足8 2. 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9 3. 试点机关上行下效9 三 完善我国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的初步构想10 (一) 科学放宽原告资格10 1. 社会组织10 2. 普通公民11 (二) 科学构建法律体系12 1. 缓步拓宽案件范围12 2. 建立诉前程序的听证制度12 3. 明确诉讼时效12 4. 设立临时禁止令13 结束语14 参考文献15 致 谢17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