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刑法对我国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研究 |
 |
上传会员: |
Qingqingmei008 |
提交日期: |
2023-02-21 13:12:14 |
文档分类: |
法律专业 |
浏览次数: |
0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刑法对我国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研究 (需要:5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13211
|
摘要 本论文在结合近期我国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及国外相关文献的研究,从我国个人信息犯罪及立法保护的现状作为切入点,剖析了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立法及其影响,对我国当前的个人信息保护刑事立法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最后概括了立法完善中尚存在的障碍及价值冲突,从而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全文分为五大点。一、对公民个人信息概念、法律属性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客观表现进行了概述。二、从我国现阶段相关法律规定对个人信息的保护,阐述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三、对具有代表性的如美国、欧洲国家、日本等国家的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现状及立法模式等进行比较分析,域外经验对我国个人信息的保护研究的借鉴。四、刑法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完善。五、结语。对于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单单依靠刑法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在于强化人们对公民个人信息的重视以及国家建立完善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体系。笔者认为,必须尽快制定通过《个人信息保护法》,从源头上减少个人信息犯罪的发生。尽管刑法中所论及的个人信息的范围较之民事、行政法律法规中的范围有所不同,但必定是《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的范围更广。刑法作为二次法和保障法,要发挥预防犯罪行为发生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前置性民事或行政法律法规的规定。只有民事或行政法律法规对行为人划出可为和不可为的界限,行为人才能更好地遵纪守法,更尊重他人个人信息的隐私性。
关键词: 个人信息 侵犯 刑法保护 建立完善 立法体系
目录 摘要I 一、公民个人信息概述.....3 (一)公民个人信息的概念3 (二)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4 1、隐私权说4 2、人格权说 4 3、财产权说4 (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客观表现5 1、信息窃取5 2、信息收买 5 3、信息滥用5 二、刑法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6 (一)现阶段我国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规定6 (二)刑法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必要性7 1、我国刑法保障人民和惩罚犯罪功能的体现.7 2、协调相关法律部门的法律综合调控功能的需要.7 3、我国刑法与国际接轨的需要.8 4、创建文明社会的需要.8 (三)刑法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可行性8 1、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8 2、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设立.9 三、国外刑法对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现状及对我国的借鉴9 (一)国外刑法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现状10 1、美国对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10 2、欧洲国家对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10 3、日本对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10 (二)域外经验对我国的借鉴11 1、整合多重立法保护资源11 2、建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罪名体系11 四、刑法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完善12 (一)明确刑法中个人信息的具体内容12 (二)立案标准明确化13 1、危害后果的人身损害明确化.13 2、危害后果的财产损失明确化.13 3、违法所得数额的规范化.13 4、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或其他严重后果.13 (三)处理好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14 五、结语15 参考文献16 致谢17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