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公民的监督权与官员的名誉权、隐私权之平衡

公民的监督权与官员的名誉权、隐私权之平衡
上传会员: Qingqingmei008
提交日期: 2023-02-21 13:05:41
文档分类: 法律专业
浏览次数: 2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公民的监督权与官员的名誉权、隐私权之平衡 (需要:5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8438
摘要
针对当前公民的监督权与官员的名誉权、隐私权发生冲突的现状,分析了公民监督权与官员名誉、隐私权发生冲突的内在原因,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对平衡两者关系进行了研究,剖析了我国在立法上、体制上、机制上,对公民监督权与官员名誉权隐私权存在的缺陷,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措施,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 公民监督权 名誉权 隐私权




目录
摘要I
引言3
一、公民监督权与官员名誉权、隐私权概述4
(一)我国公民监督权和名誉权、隐私权的定义、特征4
(二)西方国家和我国在平衡公民监督权与官员名誉权、隐私权方面的比较5
二、 我国公民监督权与官员名誉权、隐私权的现状6
(一)公民监督权与官员名誉权、隐私权的冲突6
1. 公民通过不同手段来监督政府官员,触及官员的名誉权、隐私权。6
2. 政府官员滥用公权力,打击报复实施监督的公民。6
(二)公民监督权与官员名誉权、隐私权在法律层面上存在的缺陷7
(三)公民监督权的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7
1.法律配套制度不完善,宪法权利的法律细化不足。7
2.公民实现监督权前提的知情权严重缺失,知情权的立法保障还十分有限。7
3.政务公开程度不够,信息不对称性导致公民监督权难以实现。8
4.公民监督渠道不畅,监督权实现受阻严重。8
三、公民监督权与官员名誉权、隐私权的平衡9
(一)平衡公民监督权与官员名誉权、隐私权的现实意义9
(二)公民监督权的保障。9
1.建立公民的监督保障制度。9
2.加快公民监督权的法制化建设。9
(三)官员名誉权、隐私权的限制9
1. 官员名誉权、隐私权限制的原则。9
2. 官员名誉权、隐私权限制的范围。10
(四)平衡公民监督权与官员名誉权、隐私权的途径11
1. 公民要行使监督权措施要合法。11
2. 政府的信息应进一步公开化。11
3. 明确官员名誉权、隐私权限制的范围。12
4. 要畅通公民监督渠道。12
参考文献13
致谢14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依宪治国〞的要求和实践路径 下一篇平等概念的思考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