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浅析互联网背景下的公民监督权

浅析互联网背景下的公民监督权
上传会员: Qingqingmei008
提交日期: 2023-02-21 12:51:53
文档分类: 法律专业
浏览次数: 2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浅析互联网背景下的公民监督权 (需要:5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6699
摘要
当网络作为公民参政、行使权利的一种新手段时,导致传统公民权利的内容、行使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参政议政,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言论和评论国家方针政策的利弊;通过网络,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公务活动,及时发表自己的批评和建议,便捷地行使监督权。网络的匿名性、自主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点给人民当家作主带来了活力和生机。但是,网络也带来一些社会法律问题,如“网络诽谤”引发的跨省大追捕、“人肉搜索”中寻找信息与他人隐私保护的冲突、网络色情信息泛滥等问题。这些表明了网络时代公民权利行使的混乱,传统法律面临网络技术发展的挑战。因此保障公民的网络监督,寻求在权利与权力之间、权利与责任之间建立一种平衡,从而实现公民与国家之间、公民与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参政议政  法律制度  民主




目录
摘要I
引言1
一、监督权的内涵和意义2
(一)监督权的内涵2
(二)监督权的意义2
二、互联网对公民监督权实现的意义3
(一)增加了公众监督的渠道3
(二)间接提高了政府接受公众意见和建议的渠道3
(三)互联网发展的历史必然性3
(四)公民参政议政制度的自我完善3
三、在互联网背景下,公民监督权实现存在的问题4
(一)信息安全面临挑战4
(二)公民在网络中行使监督权缺少法律规制4
(三)滥用监督权造成不良网络舆论导向,干预司法独立。………………4

四、互联网条件下,完善公民监督权的对策6
(一)以政府信息公开为契机,加强政府网站建设6
(二)完善公民网络监督的相关法律制度6
(三)占据网络制高点,发挥政府导向作用7
界限。7

参考文献8
致谢9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民间文学艺术保护过程中的利益衡量 下一篇浅析我国在社区矫正中存在的困惑..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