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国家司法制度与民事审判方式的变革,作为诉讼的本质和重要纽带,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的不完善会影响诉讼改革的进程。本文通过对民事证据制度的目的、性质、主体、对象的理论解读,对国外有代表性的法系国家的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研究,对比共性和差异,研究发展方向。对国内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在分析后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和中国国情,最终对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的不足给出建议和构想。
关键词: 民事证据收集制度;主体对象;现状;建议对策
目录
摘要1
目录3
引言4
一、民事证据收集制度概述5
(一)民事证据收集的性质和民事证据收集的目的5
(二)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的主体和对象5
1.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的主体5
2.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的对象6
(三)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的客体7
1.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的客体范围的重点7
2.民事证据收集制度客体范围的影响因素7
二、我国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研析7
(一)我国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的立法现状分析7
1.我国民事证据收集制度存在的立法缺陷7
2.我国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立法缺陷形成原因分析8
(二)我国民事证据收集制度司法现状分析8
1.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律师面临取证困难现状8
2.现有民事证据收集制度下法院(和法官)司法现状分析9
3.我国司法实践中试行的调查令制度分析9
三、完善我国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的构想10
(一)合理配置当事人与法院(和法官)之间的权限、地位10
1.确立当事人为主导在民事证据收集制度中的地位于权限10
2.合理配置法院(和法官)在民事证据收集制度中的地位与权限10
(二)建立和完善当事人自行收集证据的保障程序与制度11
1.设立独立的审前证据收集程序11
2.建立证据开示制度11
3.完善调查令制度11
4.完善我国证据保全制度11
(三)完善民事证据收集妨碍制度12
1.当事人之间对取证的配合义务与违反义务的惩罚措施12
4.当事人出庭接受讯问的义务,以及违反义务的制裁措施13
参考文献14
致谢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