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特殊防卫 |
 |
上传会员: |
Qingqingmei008 |
提交日期: |
2023-02-21 12:33:55 |
文档分类: |
法律专业 |
浏览次数: |
1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特殊防卫 (需要:5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11470
|
摘要 我国1979年刑法开始引入正当防卫权,但该条的规定不能对受害人行使自卫权造成不法侵害人重伤和死亡的防卫行为予以合法性的确认,故我国1997年刑法规定了特殊防卫权。与1979年刑法规定的正当防卫制度相比,1997年刑法特殊防卫权的引入,使刑法上的正当防卫制度更加严谨、科学,其进步意义显而易见。本文围绕特殊防卫权相关的争议问题展开论述,提出特殊防卫权的称谓更合理以主客观相一致原则把握其构成要件、肯定特殊防卫权的立法价值等论点,并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对现行立法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但该新增条款对行凶行为以及杀人、抢劫等犯罪行为和兜底条款的规定不甚明了,有必要对之加以明确;同时对特殊防卫是否能够适用于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的加害行为以及特殊防卫人的举证责任等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需要进一步加以探讨。本文围绕特殊防卫权相关的争议问题展开论述,现行立法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 特殊防卫权;构成要件;实例分析
目录 摘要I 目录I 引言1 一、 特殊防卫概述2 (一) 特殊防卫权的概念2 (二) 特殊防卫权的性质和特征2 1. 特殊防卫权的性质2 2. 特殊防卫权的特征3 (三) 特殊防卫权的意义4 1. 一般预防功能4 2. 是保障人权、实现公正价值的需要5 二、 特殊防卫成立的客观条件及其分析6 (一) 起因条件6 1. 对“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的理解6 2. 对“行凶”的理解7 3. “对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理解8 (二) 时间条件10 1. 特殊防卫开始的时间10 2. 特殊防卫结束的时间10 (三) 对象条件11 三、特殊防卫成立的主观条件及其分析12 (一)理论基础12 (二)构成要素12 四、 特殊防卫的实例分析14 (一) 对“行凶”的理解14 (二) 对结束时间的理解15 (三) 对主观要件的理解15 五、 结语17 参考文献18 致谢19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