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当防卫是排除社会危害性的有益行为,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是我国《刑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刑法》第二十条对正当防卫作了明确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犯罪侵害者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刑法理论认为,正当防卫的前提是不法侵害的发生和存在,即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不法”、“侵害”、“现实”是起因条件的关键所在。本论文首先从这三个关键点出发,提出这三个层面的意思: 1.必须有不法侵害发生; 2.不法侵害行为必须是正在进行的;3.不法侵害行为通常是人的不法行为。即在正当防卫过程中必须有不法侵害的发生且正在进行,而不法侵害行为通常是人的不法行为。与此同时,在不法侵害认定过程中,同样要把握好“不法”、“侵害”、“现实”这三个关键点。故经认定的不法侵害必须具有侵害性、违法性、可制止性与紧迫性这四个特性,通过这四个特性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不法侵害的特点。除此之外,在正当防卫起因条件的认定过程中,要考虑到不法侵害的强度、缓急与权益,在认定不法侵害强度、缓急与权益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特从宏观与微观角度提出解决方案,在宏观层面,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正当防卫制度,建议增加正当防卫的民事责任的规定,弥补正当防卫适用对象的限定缺陷;在微观层面,从不法侵害行为人角度出发,加强对不法侵害的认定;从防卫人角度出发,提高对不法侵害的认识。最后通过经典案例进行具体地分析,从而得出案例中关于正当防卫起因条件中不法侵害的结论。在结语部分作措施总结, 运用科学理论和法律依据进行分析,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好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问题,
关键词:正当防卫;起因条件;不法侵害;存在现实
目录
摘要I
引言:正当防卫的概念3
一、 正当防卫起因条件的概念及内涵4
(一)正当防卫起因条件的概念4
(二)理解正当防卫起因条件的内涵 4
1.“不法”----必须有不法侵害发生4
2.“侵害”----不法侵害行为必须是正在进行4
3.“现实”----不法侵害行为必须是人的不法行为4
二、如何认定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及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5
(一)如何认定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5
1.“不法”----经认定的不法侵害应具有侵害性.5
2.“侵害”----经认定的不法侵害应具有违法性.5
3.“现实”----经认定的不法侵害应具有紧迫性.5
4.“现实”----经认定的不法侵害应具有可制止性.6
(二)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6
1.不法侵害的强度.6
2.不法侵害的缓急.7
3.不法侵害的权益.7
三、完善正当防卫制度与解决认定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8
(一)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正当防卫制度8
1.建议增加正当防卫的民事责任的规定8
2.弥补正当防卫适用对象的限定缺陷8
(二)解决认定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8
1.加强对不法侵害的认定--从不法侵害行为人角度8
2.提高对不法侵害的认识--从防卫人角度9
四、 案例分析9
(一)案例分析中存在的问题9
(二)案例分析所得出的结论10
五、结语和展望 10
六、 参考文献12
致谢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