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亲属拒证特权是各国刑事诉讼中发现案件事实真相的价值和国家、社会、个人价值发生冲突时在中间化解此冲突的有效手段,且被世界所普遍认可。我国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建立“亲亲得相首匿”原则,但新中国成立后的法律体系中却未予以确立。2012年,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时,重新将亲属拒证特权纳入到我法律体系中。我国重新将亲属拒证特权纳入法律体系中的价值基础和理论基础是什么,这对我国目前的证人制度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积极变化,我国亲属拒证制度的规定内容是否规范,以及如何完善我国现行的亲属拒证特权?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予以展开论述我国的亲属拒证特权制度,为完善这项制度提供自己的一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亲属拒证特权近亲属亲亲相隐证人制度
目录
前言…………………………………………………………………………(1)
一、亲属拒证特权的价值基础……………………………………………(2)
(一)亲属拒证特权的社会伦理价值…………………………………(2)
(二)亲属拒证特权的实体价值………………………………………(3)
(三)亲属拒证特权的程序价值………………………………………(4)
(四)亲属拒证特权的诉讼效益价值…………………………………(4)
二、我国亲属拒证特权确立的现实基础…………………………………(4)
(一)观念基础:我国“亲亲相隐”的法律传统………………………(5)
(二)理论基础:对西方法治国家亲属拒证特权的借鉴……………(6)
(三)现实需要:我国证人作证制度的完善……………………………(7)
三、我国亲属拒证特权制度的分析和配套法规的构建………………(9)
(一)亲属拒证特权的内容分析和构建…………………………(9)
(二)亲属拒证特权的程序构建………………………………………(13)
参考文献…………………………………………………………………(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