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行政公益诉讼,又简称为行政公诉,是指当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或不行为侵害了公共利益或有侵害之虞时,法律容许无直接利害关系人或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为维护社会公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行政诉讼的制度。行政公益诉讼形式在我国目前还未被立法者所承认,但通过对西方法治国家行政公诉制度的考察和法理思考可知,在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有理论之基础,现实之需要,也是国际上诉讼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我国必须尽快建立自己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法理基础
目 录
引 言………………………………………………………………2
行政公益诉讼的含义及其特征……………………………2
(一)如何界定公共利益……………………………………2
(二)行政公益诉讼的涵义…………………………………4
(三)行政公益诉讼与民事诉讼以及刑事自诉的区别……5
行政公益诉讼的法理基础…………………………………5
(一)诉的利益观随时代发展而进步………………………5
(二)行政权力受到个体因素的限制………………………6
(三)社会公共利益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7
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现实必要性……………………7
(一)维护国家和公共利益的需要…………………………7(二)维护国家和公共利益的需要…………………………7
(三)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实现行政法治化的需要……7
四、我国应建立怎样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8
(一)举证责任的分配………………………………………8
(二)诉讼费用的承担………………………………………8
(三)对原告的奖励制度……………………………………9
(四)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主体范围………………………9
(五)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受案范围………………………9
(六)法律明文规定行政公益诉讼的具体程序……………9
五、结语…………………………………………………………… 10
参考文献………………………………………………………………11
致谢……………………………………………………………………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