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研究-2 |
 |
上传会员: |
ianduod2 |
提交日期: |
2023-02-19 21:37:12 |
文档分类: |
法律专业 |
浏览次数: |
1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研究-2 (需要:5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7286
|
摘要 调解制度被誉为“东方之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社会基础。不仅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备受推崇,在刑事诉讼领域也有一定的适用空间。随着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型,产生了多元化行政纠纷解决机制的需要,于是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建立也成为一种现实的需求。为适应这种需要,2014年11月1日通过修改并于2015年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修改后《行政诉讼法》)将涉及行政赔偿、补偿和涉及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案件纳入到可以调解行政案件的范围,这对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建立而言又是一次质的飞跃。
关键词 行政诉讼 调解 弊端 可行性 适用范围
目录 摘要I 引言1 一、行政诉讼调解的基本理论2 (一)行政诉讼调解的内涵与性质2 (二)调解在行政审判中的尴尬2 (三)行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的理论根据3 二、行政诉讼调解的前提条件和基本原则5 (一)行政诉讼调解的前提条件5 (二)行政诉讼调解的基本原则5 三、行政诉讼调解的适用范围7 (一)行政诉讼调解的范围界定7 (二)不能够调解的案件7 四、行政诉讼调解的程序保障9 (一)行政诉讼调解模式的选择9 (二)行政诉讼调解程序的启动9 (三)行政诉讼调解的适用阶段9 (四)行政诉讼调解的主持调解人员的选择——可以采用合议制或者独任制10 (五)行政诉讼调解的期限10 (六)行政诉讼调解的结案方式10 总结11 参考文献12 致谢13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