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研究 (2) |
 |
上传会员: |
ianduod2 |
提交日期: |
2023-02-19 20:44:52 |
文档分类: |
法律专业 |
浏览次数: |
1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研究 (2) (需要:5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5947
|
摘要 随着民主法治的积极推进,公民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官民纠纷也日渐增多。行政诉讼作为解决行政争议、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其进展和结果直接影响到行政机关和公民之间的关系,影响到社会管理水平。将调解程序引入行政诉讼中,能否有利于行政案件的处理。旧的《行政诉讼法》规定:对于行政案件基本上不能调解,除行政赔偿争议外。但由于近年来我国对于行政诉讼争议的相关案件,大多数采用调解结案,而远远不限于行政赔偿案件。因此,新的《行政诉讼法》在基本原则不变的前提下,扩大可调解的范围,规定行政补偿和行政裁量案件可以调解。然而,这种概括性的规定仍然存在诸多的不足。
关键词: 行政诉讼; 调解; 自由裁量权
目 录 摘要I 一、引言2 二、国内外立法现状3 三、行政诉讼有限调解的概念辨析4 (一)行政诉讼调解与行政诉讼和解4 (二)行政诉讼调解与行政诉讼有限调解4 四、行政诉讼调解应该遵循的原则5 (一)合法原则5 (二)自愿原则5 五、完善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思考6 (一)适当扩大调解范围6 1 滥用职权案件6 2 行政征用案件6 (二)完善调解配套机制6 1调解的准入6 2调解的机构与人员7 (三)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法律效力7 (四)行政诉讼调解的阶段和次数应当明确规定8 参考文献9 致谢10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