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公众监督权与官员名誉权之博弈 |
 |
上传会员: |
ianduod2 |
提交日期: |
2023-02-19 19:07:08 |
文档分类: |
法律专业 |
浏览次数: |
0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公众监督权与官员名誉权之博弈 (需要:5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6763
|
摘要 近年来由于公众监督引发的民告官案件层出不穷,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一方面宪法和法律赋予公众对于政府官员享有批评建议的监督权,另一方面官员又享有民法所赋予的名誉权。然而公民在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对官员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进行评判、质疑、建议时不可避免的对官员名誉权造成损害。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往往以名誉权受损而将对其批评建议的公众告上法庭,更多情况下,由于官员本身的特殊身份和影响力,当地公安、法检部门以刑法第246条诽谤罪的但书条款对行使公众监督权的公民提起公诉,这样动辄以诽谤罪对公共言论者提起诉讼无疑是会打击公民行使公共权利参与公共事务讨论积极性,不利于民主法治社会的发展。本文旨在探讨民主法治环境下公众监督权与官员名誉权的博弈,通过历年来典型案例回顾分析,运用法学理论知识,结合司法实务和社会现实考量探究公众监督权与官员名誉权的价值冲突,分析当前法治环境中公众监督权的行使的困境、成因及解决机制。 关键词 公众监督 名誉权
目录 引言3 一 概述4 (一)公众监督依据和意义4 1.公众监督的法律依据4 2.公众监督的现实意义4 (二)官员名誉权4 1.名誉权的定义4 2.名誉权的法律渊源5 3.官员名誉权的特殊性5 二、公众监督下的官员名誉权5 (一)近年来发生的公众监督下官员名誉权侵权案件回顾5 (二)公众监督下官员名誉权事件揭示的问题6 (三)公众监督权与官员名誉权的价值冲突分析6 1.从法律位阶来看6 2.从保护法益来看7 三 官员名誉权纠纷中公众监督权保障的困境及解决办法7 (一)官员名誉权纠纷中公众监督权保障的困境7 1.现实困境7 2.法律困境7 (二)官员名誉权纠纷中公众监督权保障的解决机制8 1.对刑法第246条的但书条款做严格解释8 2.改变举证责任分配8 参考文献9 致谢10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