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论交通肇事逃逸基本特征与逃逸主观犯罪意识认定

论交通肇事逃逸基本特征与逃逸主观犯罪意识认定
上传会员: ianduod2
提交日期: 2023-02-19 17:44:22
文档分类: 法律专业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论交通肇事逃逸基本特征与逃逸主观犯罪意识认定 (需要:5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5557
论文摘要
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均数在十万人左右,其中因交通事故而构成犯罪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一类犯罪行为亦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在交通肇事犯罪中的比重逐年加大,这便是交通肇事逃逸。肇事逃逸犯罪区别于交通肇事犯罪是其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主观意识上的刻意逃避而驱车、弃车逃离现场。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对肇事逃逸者犯罪主观意识的调查——即离开现场与没有离开现场的逃逸认定对打击肇事逃逸犯罪有积极的作用。在划定交通事故属非故意犯罪的前提下,依据肇事逃逸行为的基本特征,对肇事逃逸者逃离现场的主观意识和肇事逃逸现场的客观证据进行调查研究,最后在立法争议上表明正确观点,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稳定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交通肇事;逃逸;犯罪主观意识;客观证据


目 录
前  言2
一、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概述3
二、我国交通肇事逃逸的基本特征3
(一)调查犯罪过失,排除故意犯罪3
(二)肇事与逃逸区别,划分量刑档次3
(三)逃逸罪行加重,规制不救助行为4
三、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主观意识证据调查4
(一)逃离事故现场的认定4
(二)没有离开事故现场的认定6
四、交通肇事逃逸客观证据印证主观意识6
(一)交通肇事逃逸客观证据的作用7
(二)客观证据对逃逸主观意识的一些具体印证7
结语8
参考文献8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研究 (4) 下一篇论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