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恶性犯罪罪犯犯罪前心理研究 |
 |
上传会员: |
ianduod2 |
提交日期: |
2023-02-19 17:36:54 |
文档分类: |
法律专业 |
浏览次数: |
0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恶性犯罪罪犯犯罪前心理研究 (需要:5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5795
|
摘要 犯罪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个体现象。任何犯罪行为的发生,都是在行为人的有关心理活动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下进行的。支配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因素称为犯罪心理。犯罪心理的生成及其发展变化,要受到相关的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并表现出一定的规律。近年来,一桩桩恶性犯罪案件令国人为之震惊,大量以无辜者为侵犯对象的暴力案件挑战着传统犯罪学关于理性决策的解释。防范和惩治恶性犯罪己成维护社会治安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为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产生恶性犯罪罪犯的心理特征,为执法和司法部门提供预测与控制该犯罪的方法,同时也为社会管理部门和政法类院校提供这些恶性案件的观察视角和研究方向。围绕恶性犯罪展开侦查策略和侦察技术的讨论,并进行深入的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原因分析,然后提出防范、控制和惩罚这些恶性案件对策建议。 关键词:恶性犯罪;罪犯;犯罪心理
目录 摘 要1 目 录2 一、相关理论概述3 (一)恶性犯罪心里的定义3 (二)恶性犯罪3 (三)恶性犯罪心里的形成模式3 二、恶性犯罪罪犯犯罪前心理变化过程5 (一)犯罪心理的形成5 1. 犯罪意识的生成 2. 犯罪动机的生成 (二)犯罪心理的转化6 (三)恶性犯罪心里的形成模式6 四、恶性犯罪的预防7 (一)家庭教育的预防7 (二)学校教育的预防7 (三)社会生活的预防7 结 论8 参考文献9 致谢10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