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庭前会议相关问题研究 |
 |
上传会员: |
Qingqing |
提交日期: |
2023-02-18 11:30:15 |
文档分类: |
法律专业 |
浏览次数: |
0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庭前会议相关问题研究 (需要:3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11031
|
摘要 刑事案件庭前会议制度是我国完善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举措,该制度在实施中存在较多盲区和争议。刑事案件庭前会议制度在司法适用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难题与困惑,比如基于重实体轻程序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庭前会议在刑事司法实践中适用率低下,庭前会议的适用范围原则性不强、随意性较大,庭前会议的具体内容不明确,庭前会议由谁启动、具体启动程序如何,以及庭前会议的法律效力如何等问题。通过借鉴英美德日等国相关的成熟经验,改变传统观念、重视庭前会议的适用、提高适用率,使庭前会议在刑事审判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价值作用。 关键词 庭前会议 诉讼 程序 价值
目 录 摘要I 一、 我国的庭前会议制度概述3 (一) 庭前会议发展史3 (二)庭前会议制度的定位3 (三)庭前会议制度功能4 二、域外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比较研究6 (一)美国的刑事诉讼庭前会议制度6 (二)英国刑事庭前会议制度6 (三)德国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7 (四)日本刑事诉讼庭前会议制度7 三、我国庭前会议的现状及原因分析9 (一)未明确庭前会议主持人范围9 (二)未对庭前会议的参与人做出强制性规定9 (三)未明确庭前会议制度的适用范围9 (四)未明确庭前会议所做裁定的法律效力10 四、 完善我国庭前会议制度的对策11 (一)明确规定庭前会议申请人11 (二)进一步细化规定庭前会议的参与者11 (三)明确控辩双方在庭前会议上的权利义务11 (四) 应当明确庭前会议的效力11 (五) 庭前会议上应充分展示证据12 (六) 充分发挥庭前会议制度的其他功能12 参考文献13 致谢14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