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5年5月1日起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条突破了原有的调解范围,基本确定了可以调解的案件类型,但是法条仅规定了行政赔偿、行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及调解应当遵循的原则,而如何准确的运用调解解决行政争议并没有进一步细化规定,行政处罚是典型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这一类型案件有其调解的可能性也应受到必要的限制。本文从理论和司法实践两个角度对行政诉讼案件有限调解的立法基础和原由进行探究,并对其他国家和地区行政诉讼调解的立法经验进行分析,阐述如何把握调解标准和尺度等方面作者的浅见。
关键词 调解 自由裁量 行政处罚 诉讼
目 录
摘要...................................................1
一、问题引入:以案件引出思考...........................2
二、立足之本: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3
(一)理论基础;行政处罚的自由裁量权...................3
(二)司法实践:公正、效率、平等的要求.................3
三、内考外鉴:行政诉讼和解制度之借鉴...................4
(一)台湾地区的行政和解制度...........................4
1、和解的基础条件................................4
2、行政诉讼和解的效力及范围......................4
(二)德国的行政诉讼和解...............................4
1、和解的先行条件................................4
2、和解的效力范围及效果..........................4
四、进路探析:诉讼中行政处罚案件调解的尺度和标准.......5
(一)立法精神的把握和理解.............................5
(二)行政处罚案件调解范围之排除.......................5
(三)与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化的衔接.................5
参考文献...............................................6
致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