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死刑的存废与我国的刑法选择 |
 |
上传会员: |
Qingqing |
提交日期: |
2023-02-18 10:06:51 |
文档分类: |
法律专业 |
浏览次数: |
1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死刑的存废与我国的刑法选择 (需要:68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7626
|
摘 要 刑罚的目的不可以被认为是消除罪犯所犯下的罪行,当然也不是说要去摧残折磨他(她),刑罚目的仅在于,告诫他人要引以为戒,切勿重蹈覆辙,更可以被认为是用它阻止了罪犯再去重新侵害公民。所以,从某个角度讲,死刑犯已经被认为是难以避免再犯的,因而需要采取死刑这种最极端的刑罚来防止他(她)重新侵害公民。 一个国家对死刑的态度基本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对生命的态度。作为直接剥夺生命的极刑,一般认为死刑有两个直接作用。一方面,通过惩恶以扬善,死刑是对那些穷凶极恶之徒的终极处置方式,具有浓厚的同态复仇色彩,对犯罪者的严厉惩罚可以使善良的人坚定做一个好人的信念;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死刑对社会具有强大的震慑作用,人们不需要亲眼见证死刑的执行,只要听说周边地区某人被执行了死刑,就会在脑海里形成各种执行死刑时的场面,从而形成直击心灵的震慑,事实上,死刑对社会的震慑作用是其他任何刑罚都无法相提并论的。结合中国的国情,死刑对于中国人的震慑作用可能比对其他国家人民的震慑作用更大。
关键词 死刑制度 特点 死刑现状
目 录 摘要 I 引言 1 一、死刑的本质 2 (一)死刑的起源 2 (二)死刑的特点 3 二、国外死刑的现状 4 (一)德国的死刑进程 4 (二)美国的死刑进程 4 (三)国际法中的死刑进程4 三、中国古代死刑制度分析 5 (一)我国古代死刑的特点 5 (二)我国古代死刑的目的 6 四、中国现代死刑制度分析 7 (一)现代死刑制度的发展 7 (二)我国死刑立法进程 7 (三)我国死刑制度的发展方向 8 (四)我国现代死刑的目的 8 结束语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