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上传会员: caomei002
提交日期: 2023-03-03 15:29:23
文档分类: 财务管理
浏览次数: 4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需要:4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10428
摘  要

中小型企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润滑剂,它推动着社会主义的进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内部控制问题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强化中小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对建立结构合理、内容完整、方法科学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多是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特点明显,尚未确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内部管理上存在着不少的薄弱环节和漏洞。特别在内控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通过对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控制活动、内部控制监督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可以找出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从而达到优化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促进中小企业健康、稳步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资产安全;信息真实
目    录

摘  要I
AbstractII
绪论1
1、研究问题的提出1
2、国内外研究动态1
3、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2
一、中小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3
1、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3
2、提高会计资料的完整性和正确性3
3、有助于实现企业的经营方针跟目标3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4
1、内控环境薄弱.................................................................................................................4  
2、控制风险缺失4
3、信息沟通与传递不畅5
4、控制活动不到位........................................................................................................................5
   5、内部控制监督不力.........................................................................................................6
三、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6
1、优化内部控制环境6
2、提高企业风险控制能力.................................................................................................7
3、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8
4、建立良好的控制活动.....................................................................................................9
   5、强化内部控制监督.........................................................................................................9
四、结论10
参考文献11




绪论  
1、研究问题的提出 
中小企业占中国企业数量的98%以上,为中国新增就业岗位贡献是85%,占据新产品的75%,发明专利的65%,GDP的60%,税收的50%,所以不论是对于就业还是创新,还是经济发展都能看出其重要性。可见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却存在着一种中小企业“生长力强,生命力弱”的现象;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为4.2岁,民营企业为2.9岁,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前景不乐观。相对大型企业而言,在财力、物力、人力资源等方面有明显不足,在市场竞争处于弱势地位,其内部控制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划分容易产生交叉重叠现象,这影响到中小企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实施。从现在实际情况来看,许多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非常突出,本文就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或措施。
2、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国外:从国外来看,发达国家相当重视对中小企业的管理与支持,比如美国、日本、意大利、韩国、德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在这些国家的公司法中,对中小企业都作出了专门的界定,英国还在公认的会计原则的基础上专门制定了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也对中小企业会计问题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目前正在致力于中小企业会计标准的制定。旨在为全世界各国小企业会计核算提供相应指南。国外在面向中小企业的社会服务体系和相关立法工作方面也比较完善,如美国的《小企业法》和《小企业技术创新法》,韩国,日本的《中小企业基本法》等。融资渠道和政策支持相对国内也更加规范和灵活,因此也吸引了我国的很多中小企业去争取海外上市。国外许多学者在这方面也很有研究,比如,美国KESTER,FRUHAN,PIPER,财务案例,尤金,乔尔,财务管理基础,约翰•J.怀尔德 (John J.Wild)、肯•W.肖 (Ken W.Shaw)。从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  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中,首次对内部控制作了定义内部控制在50年时间内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经历40年,而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只有5年时间。内部控制之所以有这么快的发展速度,除了企业内部管理自身因素外,外部尤其是政府的推动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国内:在内部控制的研究上,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阎达五教授认为:从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进程来看,内部控制与会计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内部控制的发展经历有着丰富多彩的历程,维护资源的安全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构成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尽管内部控制的目标多元化趋势,会计控制在内部控制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始终屹立不动。2008年,北京工商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杨有红教授曾发表文章中指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都产生与委托代理问题,但两者委托代理层次是不同的。要克服内部控制系统的局限性,不仅要依靠系统本身的完善,还依赖于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两者无缝对接,两者在思想上的同源性于产生背景的差异性是对接的基础,公司治理规范发的创新是实时对接的途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很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经济利益阻碍了它们自身的高效发展,在内部审核机构人员的配置,帐簿体系设置控制等方面要建立一整套严密的存货内控制度。不仅有助于防止存货业务的错误记录和舞弊行为的发生。还能使企业加强成本控制,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持续稳步发展达到以效益为中心,管理取得效益的目的是企业经营措施的重要一环。这属于一种过渡方法,如果要把它运用到企业中还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同时,我们在实际应用中也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完善。
3、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第一部分 绪论。
第二部分 阐述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
第三部分 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所存在的问题的探究。主要从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控制活动、内部控制监督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 解决措施。相对应的找出解决中小企业内控所存在问题的对策。
第五部分 结论。

一、中小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
1、保护中小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涉及到企业的各种经济资源,在资源的取得、使用、出售、报废等多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控都可能造成企业资源的流失或损失。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对中小企业的财产物资的保管和使用采取各种控制手段,可以有效减少和防止财产物资的损坏,杜绝浪费、贪污、挪用和不合理使用等问题的发生。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所以资产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中之重,且对于部分特殊中小企业,如技术开发型高新技术企业,资产的单位价值也是越来越高,更需要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2、提高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正确可靠的会计信息是管理者可以了解过去、控制目前、预测未来、作出决策的基本条件。而内部控制系统则通过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的业务处理程序,开展职责分工,使会计资料在相互监督的条件下产生,从而更加有效地防止弊端和错误的发生,使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得到保证。可使单位在财务工作中有章可循,保证各项经济业务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使财务管理达到科学化,收支行为达到规范化,同时使得企业内部各级管理者对财务工作能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开展工作。由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存在严重的问题,处理缺乏一贯性与完整性,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存在。如常规性的印单(票)分管制度得不到真正的落实,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会计做假账、报虚数等,所以中小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
3、有助于实现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目标
内部财务控制是管理层为了整合企业整体资源,保证各部门和人员的分工控制、协调和考核,为配合达到长远的企业战略目标而进行的一项系统措施。而中小企业在管理方面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在于侧重“人治”,往往企业的经营决策都由中小企业所有者一人说了算,可能会导致决策不当或失误,经营受损。因此,通过建立各级财务管理机构,完善财务制度,将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行政管理、员工业务训练结合起来,贯穿于企业各层团队的管理工作当中,从而可以保障每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控环境薄弱
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具体包括企业的重事会,企业管理人员的价值观,素质与能力,品行操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信息沟通体系,管理人员的管理哲学与经营观念,企业文化等。它影响着经营管理目标的制定,以及塑造企业文化氛围,并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是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中小企业一般管理人员较少,而且管理者多为所有者的亲戚或其他有关系的人,内部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经营者素质低下,一般事项都由所有者一人说了算,重大投资决策也往往由一个人作出决定,没有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对于所有者而言,一方面,没有意识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反而认为内部控制不仅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而且还需新增人员增加成本。另一方面,认为新增了办事程序,影响了办事效率,同时也不愿意受到内部控制制度的约束。因此,导致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缺失,将使企业在发展战略推进过程中,即使有好的战略方案,也不能得到好的效果,企业缺乏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没有针对企业经营的各环节、各部门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
例如我国,2011年温州出现中小企业倒闭潮,以乐清三旗集团有限公司破产为例,其作为家族式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管理出现人格化。三旗集团董事长陈福财2006年后的对红酒业流露出浓郁的兴趣,便将在江苏太仓购置的原本是为上马四个电缆的新项目建设准备的750亩土地用于种植葡萄、酿红酒。如此大的决策转变竟然可以任意通过,缺乏良好的内控环境,是其破产的原因之一。
2、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
风险评估制度体系是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到贯彻执行的必要措施和保障,对企业规避风险有着显著的作用。中小企业产品单一,资金不雄厚,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差,且管理者缺乏风险意识,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相应越来越多,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制的风险控制。然而从中小企业的现状来看,首先,中小企业的风险意识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风险意识比较淡薄,或者根本没有形成相应的风险意识。其次,大部分中小企业并没有一个完整且健全的风险预警系统,不能对企业即将面临的风险进行预测,不能防患于未然,导致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差,阻碍企业的安定合理的发展。中小企业的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不真实的信息就会导致信息风险;不正确的经营方法就会导致经营风险,还存在财务风险等。企业的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就会导致内部控制出现问题。
同样以乐清三旗集团有限公司破产为例,其破产的主要原因就是风险评估不足。第一,对市场认识不足,对形势认识不足。在国家宏观政司,环境下大肆扩张,并且插手于陌生的行业,增加经营的不确定性,一旦出现国家政策改变,就容易面临危机,第二,过于自信乐观。据统计,2006年以来三旗集团投人固定资产累计超过1亿元。为了保证企业资金正常运转,三旗集团先后与三家企业形成“互保”关系企业。但是三旗公司没有预想到会有一笔银行贷款出现未能及时归还的情况,同时也没有想到“互保”关系企业会突然撤保,让三旗集团措手不及。第三,抗风险能力差。由于企业没有建立重大风险应急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管理者盲目自信以致盲目扩张,当风险来临时,没有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有效地预防风险、化解风险。三旗集团资金链断裂,就变成陷人无法运转的境地。终究2012年2月,三旗集司被立案侦查,生死未卜。

3、信息传递与沟通不畅
信息的传递与沟通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内部沟通与外部沟通。其中内部沟通又包括横向沟通与纵向沟通,具体包括:企业内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沟通,各部门管理者之间的沟通,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外部的沟通主要包括:企业与供应商、政府等的沟通。当今信息爆发的时代,商场如战场,企业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与企业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企业信息只有通过团体沟通与个体沟通相结合的方式,及时传递且快捷沟通,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领先一步。目前,中小企业主要是采用的内部沟通方式为主,外部沟通为辅。但中小企业因为人才的缺少往往不能建立起一个有效的信息传递系统,一方面,内部纵向沟通不畅,信息传递不及时,无法有效沟通,导致经营者和所有者的信息不对称,增加了逆向选择的可能性和经营者的道德风险;而且管理层与基层员工之间缺乏相应的激励制度,使得信息无法及时反馈,难以实现控制评价的客观真实性。另一方面,内部横向沟通也不畅通,中小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缺乏信息交换平台,在资源共享方面难以实现;此外,外部沟通方面,企业内外部的信息沟通与传递更是不及时,无法了解局势。
4、控制活动不到位
控制活动是指管理者为了保证管理指令能够得以有效实施的各种控制政策和程序,包括授权、职务分离、信息处理、资产控制、内部稽核等多种活动。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该具有全面性、可操作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但是,现实中很多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具体环节的设计上不够完善,控制程序不合理,存在着控制“盲点”, 对应该进行控制的企业管理关键方面如:货币资金和实物资产的控制、职务分离的控制等都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容易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公司结构不合理,往往,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使得管理缺乏内部约束性机构设置,且岗位和人员配置并不能像大型企业那样做到一一匹配,以至权责分配不当,职责权限不够明确,往往一人身兼两职甚至身兼数职,且这些岗位常常是不相容的,岗位设置一定程度下缺乏牵制性。
例如波特曼咖啡企业,其实际控制人严勤为拥有3家公司,分别经营中餐、西餐、快餐以及橄榄油等多个行业,在波特曼咖啡品牌逐渐形成后,严勤为转型扩张开了数十家快餐店,投入大量资金后却没有及时回本,之后他又推出主营海鲜的港尚记酒店,也出现了巨额亏损,同时他又投入资金开出4家卖橄榄油的店,使得自身资金周转越发困难。但自身经营能力不足最终导致企业倒闭。由上述情况,从内部控制角度来看,其倒闭的原因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忽略了对货币资金控制,盲目的扩展经营所导致。

5、内部控制监督不力
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主要由内部控制的自我检测、内部审计监督和外部审计三大监督体系构成,内部控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因此,一套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有效制约的自律系统,对企业自身的发展、监督是十分重要的。在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并没有完整的内部监督机制,其中有不少中小企业并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而有的虽然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但内部审计人员缺乏经验,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重视,或者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其职能也已严重弱化,不能正确评价财务会计信息及各级管理部门的绩效,因而导致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例如浙江江南皮革有限公司,2011年宣告破产,其主要原因在于企业主因欠巨额赌债外逃行为。其实在2010年,浙江江南皮革有限公司仍然实现了销售收入34147万元,净利润3425万元,销售利润率为12.2%,经营情况还是处于基本正常状态。但2011年初,由于该公司法人代表黄鹤受国际赌博集团引诱,参与大额赌博,欠下巨额赌资后且携企业资金外逃,造成公司经营整体瘫痪。从内部控制来分析可知,其企业内部是缺乏一套内部监督机制的,以至于企业主可以滥用资金,终造成企业的倒闭。

三、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1、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是在企业内部执行,所以其设计、执行和评价,必然受到企业组织结构、职工能力及素质、岗位设置、预算与财务报告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优化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管理者应提高内部控制意识
向优秀的中小企业学习好的制度和方法,同时结合书本上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知识和管理方法,勤于思考,制订或完善适合企业管理和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管理层还要强调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进行重点宣传,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避免人格化的操作,采用相应的管理政策与措施,来保证制度的认真执行及科学评价。
(2)加强中小企业控制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控制氛围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全员共同参与的管理和控制的过程,涵盖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级、各个方面和各项业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内部控制是建立在企业内部的,要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内部控制不仅是写在制度中,更重要的是存在业务活动中,存在于员工行为中,存在于企业文化中,内部控制首先要强化员工行为的自律和岗位之间的相互牵制,内部环境、企业文化是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最基础的部分。只有将内部控制置于企业文化中,才有可能处理好发展和控制的关系,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更加规范和健全,提高企业风险防范的能力。
(3)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健全企业治理结构
一个企业要快速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是可以协调的,将企业变成一个学习的基地,既是完成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目标.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要求企业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是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企业员工以主人的身份,按照有效的管理程序,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为实现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齐心协力。中小企业在治理结构上按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经营机构和监督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原则设置,真正使各个利害关系方在权力、利益和责任上相互制衡,实现企业效率与公平的合理统一,并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议事规则、高效严谨的业务执行系统、以及健全有效的监督反馈系统。
(4)切实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宣传与培训,为全面贯彻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将内部控制规范知识纳入会计从业人员考核范围,加强内部控制环境建设,明确内部控制职责与工作重点,使之有计划有步骤地持续深入地开展内控相关工作不断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效果,完善技术方法,培养专业人才,充分发挥内部控制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
2、提高企业风险控制能力
(1)建设企业风险文化,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针对中小企业内部普遍存要建立和实施风险评估首,要的任务是建立企业风险文化、强化经营风险意识。风险管理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中小企业要借助风险文化的强大的无形作用促成企业全体一并抵御风险。
(2)明确风险管理责任 ,科学预警企业风险
鉴于中小企业规模比较小,组织结构设置比较简单的实际情况,且考虑到成本效率原则,成立一个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已不现实。对此,中小企业可采取以下办法:首先,明确相关的风险管理负责人,并给其一定的权力和职责。同时,负责人应保证对面临的重大风险以及风险事件实行动态监测,及时报告、发布警告信息,并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且应该根据相关情况变化对控制措施作出调整,按照相应的控制措施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科学预警。此外,风险管理的负责人员应根据风险情况定期披露公司的风险评估报告,以帮助企业管理层及时、全面地了解公司的风险全貌,并根据需要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
3、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
企业内部的所有员工都需要通过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分析信息来评估和应对风险。信息将贯穿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全过程,信息系统则按照一定程序将信息传递给员工,帮助其履行风险管理的职责。中小企业应该加强横向与纵向沟通的交流。在横向沟通方面,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各部门例会进行交流,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相互沟通,加深理解,增强各部门间的交流,同时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增强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在纵向沟通方面,管理层应尝试建立一些员工激励机制,以保证及时、准确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同时经常倾听员工的反馈,从而使企业各级之间能够得到有效的沟通。此外,中小企业还需要高效、开放的信息系统,加强与客户、供应商、政府、其他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以便了解风险所在,更利于中小企业灵活经营特点的发挥。
4、建立良好的控制活动
设立良好的控制活动应贯穿于中小企业所有阶层和职能部门。一是财产保全控制。企业财产是内部控制管理的主要对象,为确保各种财产的安全完整,应严格控制对企业财产的接触和处置,中小企业应加强资产的定期盘点,妥善保管相关文件资料,及时记录资产增减变动情况,以掌握企业资产动态;二是会计系统控制。中国的中小企业固有特性决定了会计控制是中小企业内控制度的关键。会计系统的控制,应依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或制度,制定合理的会计制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业务处理效率;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准确有价值的经营信息,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三是授权审批控制。由于中小企业规模的限制,有效的内部控制要求每项经济业务活动都须经过适当的授权批准,以防止内部员工随意滥用权限,导致资产的流失与记录的混乱。且对日常的经济业务或行为,可以按照规定自行办理或需授权审批办理时,应注意明确授权应适当强化监督控制等。
5、强化内部控制监督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纳入管理制度及活动实现的!因此,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执行,且执行效果良好,其必须被监督。且中小企业管理层应该明确内部审计是在组织内部建立的企业自我完善、健康发展的免疫机制。并为保证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应采取相应举措。
首先,管理层要给予大力支持,授予内审机构足够的权限,保证其对重大疑点事项拥有相关的审查权力;其次,要提高内审机构人员的素质,注重对其进行内部控制知识和相关审计、会计知识、企业管理知识的培训,以使其具有最新的知识素养,更加胜任岗位的要求;再者,要在机构设置上强化其独立性,条件许可的中小企业应该单独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并且,审计机构的审计范围应逐步由财务收支审计、设备购置审计向管理审计转向,从而扩大审计的范围,值得强调的是,应杜绝内部人控制严重的局面。如果考虑到有些中小企业业务比较简单,从成本效率考虑,若不能配备合适的内不审计人员,可以考虑聘请中介机构专业人员进行定期审计,行使内部审计这项职能;最后,应完善企业的内部牵制制度,通过适当的安排员工的职责和业务程序,使内部各项业务能被其他部门和本部门的员工监督、核对,起到各部门各员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充分发挥其积极性、综合性、广泛性与独立性等特点,且通过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有机结合,有效进行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工作,以便更准确地把握企业内部运行中的问题所在,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内控管理,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中小企业的积极作用,使中小企业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健康持续的发展。

四、结论
内部控制是企业普遍研究的课题,这个课题贯穿了企业的各个领域。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性质区分的企业需要不同的内部控制方法;同时,公司规模的大小所需采用的内部控制方法也不同。有些企业习惯照抄照搬其他企业的内部控制方法,但结果大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借鉴其他企业的方法,取其所长,去其所短,同时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加以实施。我国的中小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在企业内部控制上做好工作,注意以下要点:明确管理职责、纵向与横向的监督关系;权责分离,相互制约;交易授权分明,建立一套恰当的审批手续;设计并使用恰当的凭证和记录;资产接触与记录必须经过授权批准;资产以及记录的保管制度;独立稽核,注意例行的复核、自动的查对;制订和执行适当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工作轮换;独立审查,包括外部和内部审计等。应从提高中小企业管理者内部控制意识与水平入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完善风险管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这样才能保持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实现企业良性发展,进而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

参考文献

[1] 焦红杰.浅议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当代经济,2008(9):23—25 
[2] 李心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导读,大连出版社,2008(8):36—38
[3] 金春芳.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财政监督,2008(6):52—59 
[4] 郑慧萍.必须建立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J].财经界,2010,(24)
[5] 张钧铭.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7]:31-32
[6] 袁建华,王晓夏,陆继生,王德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状况的调查----一项来自山东省的
实证[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04)
[7] 成仲毅.浅析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及对策[J ].时代金融,2011 (08)
[8] 王海霞.当前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中国外国外资,2013(03)
[9] 魏丹霞.关于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
[10] 鲁晓丹.浅谈内部审计模式在企业中的应用[J].新会计, 2011(08)
[11] 范国华.关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思考[J].中国市场 , 2011, (28):24~26
[12] 米然.赵栋-浅议中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科技信息, 2011,(35).
[13] 李俊林.关于强化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22):232-234.
[14] 杨承亮.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业,2010,(2):114-115.
[15] 顾燕南.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思考[J].科技视角,2012,(16):234-235.
[16] 吴春平.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3,(3):113-114.
[17] 杨依.企业绩效审计人员的能力框架研究-基于内部审计视角的分析[D].南昌大学,2013.
[18] 李晶.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硕士,2013.
[19] 罗利.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20]王萍.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 [J].经济研究导刊2011(10)
[21]杨静蓉.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看法 [J].财会夭地2012(2)
[22] PCAOB. Auditing Standard No.5-An Audit of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 That is
Integrated with an Audit of Financial Statements.2007. 
[23] COSO. Guidance on Monitoring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 2009.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中小企业利用库存现金投资余额宝.. 下一篇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研究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