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随着消费侵权“擦边球”行为的增加,传统的监管方法难以监督调查取证,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后除了传统的维权诉求方式外,求助媒体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因此,如何做好消费者权益报道尤其重要,而隐性采访作为消费维权报道常用的采访方式,虽然在法律、道德、隐私以及个人安全等方面存在问题争议,但新消费环境下,隐性采访的运用对于媒体做好消费维权报道,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更有必要性,更具有时代意义。
本篇论文通过“鼻舒堂鼻炎机构涉嫌虚假宣传”案例探讨此类消费维权报道中隐性采访运用的特殊性,同时探讨消费维权报道中隐性采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何提升和强化消费维权报道中隐性采访运用的措施,呼吁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的同时呼吁媒体、社会性组织、执法部门等强强联合,有效解决消费纠纷,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实现消费者权益保护共建共治共享的目标。
关键词:隐性采访;消费维权报道;鼻舒堂事件
目录
绪论 …………………………………………………………………………………1
一、隐性采访与消费维权报道 ……………………………………………………2
(一)概念………………………………………………………………………2
(二)隐性采访在消费维权报道中的特殊性…………………………………2
二、消费维权报道中隐性采访的实际应用—以“鼻舒堂事件”为例 …………3
(一)“鼻舒堂事件”中隐性采访的运用……………………………………3
(二)消费维权报道中隐性采访的运用依据…………………………………4
1.消费维权报道的定位 …………………………………………………4
2.隐性采访的三大分类 …………………………………………………5
三、隐性采访在消费维权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6
(一)前期准备不足 专业知识缺乏 …………………………………………6
(二)后期处理不当 隐私权受到损害 ………………………………………6
(三)主观意识过重 缺乏客观真实性 ………………………………………6
(四)追求经济效益 忽视社会责任 …………………………………………7
(五)缺乏相关法律统一规范和约束力………………………………………7
四、消费维权报道中隐性采访运用强化和提升的主要措施…………………… 8
(一)加强隐性采访使用规范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8
(二)隐性采访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8
(三)建立完善互动约束机制…………………………………………………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