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如果说导演是画家,那么摄影师和他手上的摄影机就是画笔,要在技术上实现导演的要求、艺术上完成导演想要的表达,最终呈现出或瑰丽、或质朴的画面。本篇论文将从多部影片中选取长镜头、用光方面、摄影节奏、构图方面着重分析。罗攀敢于去挑战传统国内的拍摄方式去寻找合适于故事的视听语言,并争取在自己的影片中尽可能的去进行完成工业化的拍摄水准,这些方面都是我们应该去思考、去学习、去运用的。
关键词:摄影师罗攀;长镜头;肩抗;《狗十三》;《芳华》;《烈日灼心》
目录
绪论 …………………………………………………………………………………1
一、摄影师罗攀 ……………………………………………………………………2
(一)摄影师罗攀从影之路……………………………………………………2
(二)罗攀各类影片和成就……………………………………………………2
二、文艺片与商业片 ………………………………………………………………3
(一)文艺片与商业片的融合…………………………………………………3
(二)商业片中长镜头的运用…………………………………………………3
三、光影的运用 ……………………………………………………………………4
(一)更加符合故事的光线……………………………………………………4
(二)创意与意外共存…………………………………………………………5
四、对节奏的把控 …………………………………………………………………5
五、构图的美感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