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苟晶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的舆情分析 |
 |
上传会员: |
Mktv1520 |
提交日期: |
2021-12-30 14:06:47 |
文档分类: |
广播电视编导 |
浏览次数: |
30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苟晶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的舆情分析 (需要:98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21201
|
YCLW37889 苟晶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的舆情分析 中文摘要 本论文基于内容分析法及框架理论,利用IT技术手段获取数据进行抽样测量,针对新浪微博平台上的“苟晶被顶替上大学”事件的当事人微博内容及评论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主要涉及本次事件的舆论两极分化现象,利用框架理论提出的思路,使用内容分析法对这次舆论事件的内容或风格特征进行描述,通过归纳总结来阐述舆论的发展趋势,最后反思这些现象在法治社会中的警示意义。 内容分析法的定义是对已记录归档的文本进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不仅在传播学领域,也可跨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多种领域进行研究,其中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的刘毅在2006年发表的《内容分析法在网络舆情信息分析中的应用》中,对内容分析法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步骤的阐释都为后来的研究者起到了示范作用,他的文章指出内容分析法在网络舆情分析中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1)描述网络中传播的舆情信息;(2)推论网络舆情信息传播主体的意图、态度、情绪的倾向性;(3)描述和推论网络舆情信息的产生和变化方式。 我在学习内容分析法的过程中接触到“框架(framing)理论”的概念,框架理论开始来源于两个方面,社会学和心理学,后来又经戈夫曼带入到信息传播活动的研究当中,首先,框架理论的中心问题是媒介的生产,即媒介怎样反映现实并规范了人们对之的理解;其次,怎样反映现实,如何建构意义并规范人们的认识,最终是通过文本或话语——媒介的产品得以体现;第三,框架理论关注媒介生产,但并不把生产看成一个封闭孤立的过程,而是把生产及其产品(文本)置于特定语境——诸种关系之中。总结来讲,框架理论就是人们用来认识和解释社会经验的一种认知结构[[[]黄旦. 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构建与消解[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31-232.]]。但由于现有参考书籍中对框架理论的解释概括性比较高,而且通过搜索发现,现阶段明确使用该理论进行的研究或论文也并不太多,为了帮助自己更好的理解书中的抽象概念,因此我决定采用框架理论来辅助做内容分析研究。 关键词: 内容分析法;舆情分析;框架理论;微博维权
目录 绪论 1 一、研究设计及研究方法 2 (一)研究媒体及时段选择 2 (二)数据采集 2 1.采集方式,技术手段介绍 2 2.数据研究类型分类 3 (三)抽样 3 (四)分析单位与编码 3 二、数据分析结果 5 (一)高频词云分析 5 (二)数据类型分析 6 1. 态度 6 2. 情绪 8 3. 意见 10 4. 观点 10 (三)探究影响评论内容的因素及舆论发展趋势 11 (四)研究价值讨论 12 三、结论 14 参考文献 16 附录1.信度测试表 17 附录2.类目及编码实例表 18 附录3.数据统计表 33 (一)对苟晶支持和反对数据统计表 33 (二)评论内容是否包含建设性意见统计表 33 (三)评论态度是消极还是积极统计表 33 (四)评论内容实质性描述及单纯情绪表达统计表 33 (五)情绪类型统计表 34 (六)情绪强度统计表 34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